電鍍廢水處理概況及發展
電鍍廢水的治理工作在起步階段,普遍存在電鍍廠點多而分散、布局不合理、生產技術落后等現象,且處理廢水僅限于鉻、氰兩種,廢水處理率低。
電鍍工藝的不斷改革和廢水治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廢水治理的鍍種有所增加,處理方法也從單項治理技術向綜合治理技術發展,電鍍廢水治理向社會化、設備化、系列化發展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共識和努力的方向。但由于種種因素所限,國內目前依然主要遵循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與一些技術發達國家各種形式的社會化、專業化治理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電鍍廢水處理發展
對于有電鍍生產技術的企業,根據相關規定,必須對產生的廢水進行污染控制,電鍍廢水處理技術和管理專業性強。所有企業都必須投入人力物力進行可靠的專項治理,這在一定程度上給業主產品以外的生產帶來了負擔。此外,由于投資高、開機率不足等原因,分散在各企業的廢水處理設備也造成了嚴重的社會資源浪費,特別是處理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和運營管理人員素質差異,也給相關部門帶來了管理困難。電鍍廢水的集中處理可以克服上述弊端,將分散處理轉化為集中處理,從而產生新的社會服務類型,成為未來環境保護或污染控制發展的新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