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電廠廢水處理技術分類
1、用有機清洗劑處理的鍋爐停爐保護及化學清洗廢水。鍋爐化學清洗方式較多,采用檸檬酸或EDTA鍋爐酸洗廢水的殘留量大。以上所述的鍋爐酸洗廢水的水質特征為COD,SS含量高。為了減少高濃度的COD,需要在常規混凝澄清處理、pH調節等工藝前增加氧化處理環節來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
2、空氣預熱器、省煤器及鍋爐煙氣側清洗、排水處理。這類污水是燃煤鍋爐中的一種非經常性排水,因其懸浮物及含鐵含量高,不能直接用于日常排水。一般處理方法為化學沉淀法,也可用氧化、化學沉淀法,先曝氣氧化,然后中和、混凝、澄清等。
3、化學水處理工藝廢水處理。
燃煤電廠化學水處理根據處理工藝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酸堿廢水或濃鹽水。
酸堿廢水多采用中和處理,即采用加酸或堿調節pH值至6~9之間,出水直接排放或回用。該工藝系統一般由中和池、酸儲槽、堿儲槽、在線pH計、中和水泵和空氣攪拌系統等組成,運行方式大多為批量中和。
采用反滲透預脫鹽的處理工藝,一方面排水量較大,一方面水質沒有超標項目,主要是含鹽量較高,可直接利用或排放,必要時可進行脫鹽處理。
4、沖灰廢水處理。
采用水力除灰方式會產生沖灰廢水。燃煤電廠沖灰廢水主要是pH值和含鹽量較高,有時候懸浮物也較高。只要保證水在灰場有足夠的停留時間,并采取措施攔截“漂珠”,懸浮物大多可滿足排放要求。pH值則需要通過加酸,使pH值降至6~9范圍內。
沖灰廢水一般采用物理沉淀法處理后循環使用。處理過程中需添加阻垢劑,防止回水系統結垢。
5、含油廢水處理。
含油廢水處理通常采用氣浮法進行油水分離,出水經過濾或吸附后回用或排放,也可采用活性炭吸附法、電磁吸附法、膜過濾法、生物氧化法等除油方法。
6、脫硫廢水處理。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一般是酸性較強、懸浮物濃度高、COD高等。一般是通過加石灰漿對脫硫廢水進行中和、沉淀進行處理,然后經絮凝、澄清、濃縮等步驟處理后,清水回收利用,沉降物脫硫廢水污泥經脫水后運出處置。
7、氨區廢水處理。
氨區廢水包括液氨貯存或氨水貯存區卸氨后設備及管道中氨氣、事故或長期停機狀態下氨罐及管道中氨氣排至吸收槽用水稀釋產生的廢水、氨泄漏時稀釋廢水、夏季氣溫較高時對液氨儲罐進行冷卻產生的廢水等。